印广弟子甲 言:
“普贤菩萨怎么说?【若《法华经》行阎浮提有受持者,应作此念:‘皆是普贤威神之力。’若有受持、读诵、正忆念、解其义趣、如说修行,当知是人行普贤行,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深种善根,为诸如来手摩其头。】受持读诵法华经,正忆念,解其义趣如说修行的人就是行普贤行!就这么简单!!!你以为普贤行有多复杂啊?要简单就这么简单!!!”
印广弟子甲,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对于“普贤行”,学识微少,浅尝即止,世尊在无量菩萨藏经典里多有演说,而汝等执着邪见,强辩邪曲,意图令广大佛子弃舍无量声闻菩萨藏,唯学一经而已。
印广弟子甲 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来看清楚:
【世尊!若有菩萨得闻是陀罗尼者,当知普贤神通之力,若法华经行阎浮提,有受持者,应作此念:‘皆是普贤威神之力。’若有受持、读诵,正忆念,解其义趣,如说修行,当知是人行普贤行,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深种善根,为诸如来手摩其头。】
如经中广说,如何具足普贤行:
【摄佛功德。住佛境界。大智普照。修习菩萨清净之行。随顺方便。悉能分别一切法藏。出生无量大乘自在。悉能示现无量无边一切众生无上大道。具足普贤行愿回向。】
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 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一【……普慧菩萨。普眼菩萨。普光菩萨。普观察菩萨。普照菩萨。普幢菩萨。普觉菩萨。如是等百万亿那由他不可说佛刹微尘等菩萨摩诃萨。皆悉具足普贤行愿。随诸世界有佛兴世。悉能往诣请转法轮。悉能受持诸佛正法。】
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 卷第四十一;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六【……普观境界决定了知真实如如故。具足成就法明净精进。次第进入一切诸地。于诸佛所。得甘露灌顶受法王记。无漏法身现舍天寿。降神世间出家成道。转净法轮入大涅槃。究竟具足普贤行故。】
印广弟子甲,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对于世尊开始之无量佛法,学识微少,浅尝即止,世尊在无量菩萨藏经典里多有演说,而汝等执着邪见,强辩邪曲,意图令广大佛子弃舍无量声闻菩萨藏,唯学一经而已。
如:世尊开示之世界微尘数三昧门、世界微尘数解脱门、世界微尘数庄严门、世界微尘数救脱众生方便门、世界微尘数行愿门、世界微尘数速疾遍至如来法会门……
印广弟子甲,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意图令广大佛子弃舍无量声闻菩萨藏,唯学一经,名为愚痴,是非法是恶业,非是正说,此知见是智者之所诃毁者。
印广弟子乙 言:
“你所说的声闻乘即佛乘,我可以从此处讲出正法,但是我不知道你所讲的声闻乘即佛乘是从哪个角度讲的,如何让声闻人当下成佛,你就讲清楚你的观点吧?”
其次,你说的“让声闻人当下成佛”,名为虚言,成佛须三大阿僧祇劫,圆满无量世界微尘数大愿海,成就无量世界微尘数解脱门……
而你轻轻一句“让声闻人当下成佛”,如同微尘,飘太虚空。
【十方诸佛。观此光已。异口同音。俱叹释迦。善哉善哉大慈世尊。今放光明。异于常明。昔日放光。先照东方。今日放光。四面一时。普照十方。当知此光。欲度苦恼一切众生。使出三界。到大涅槃。尔时他方十方诸佛。异口同音。告其侍者。大菩萨众诸善男子。汝等当知。今日中国娑婆世界。释迦牟尼如来。放大光明。必说妙法。度苦众生。汝等今者。应往彼土。供养彼佛。请决所疑。听受经法。彼土众生。昔来刚恶。虚伪不实不信一乘。释迦大慈。万善方便。为开三乘。度脱三有。虽说三乘。上语亦善。中语亦善。下语亦善。义味甚深。纯备具足。……
尔时诸来菩萨。白佛言。世尊我土如来。唯说一乘。云何如来。今说三乘。
尔时世尊。以无碍智。告诸菩萨。汝等今者。为利众生。咨问是义。谛听谛听。诸善男子。
譬如有人。一人三名。小时名小。二十名中年。过八十名为老者。
我今三乘。亦复如是。为初小心声闻之人。说于小乘。
为于中心缘觉之人。说于中乘。
为大菩萨大道心人。说于大乘。
诸善男子。汝今复听。理无二极。趣必同归。解虽殊律。终为一观。理是一乘。分之为三。声闻缘觉乘。皆入大乘。大乘者。即是佛乘。是故三乘。即是一乘。
说是法时。会中十千菩萨。得无生法忍。八百比丘。得阿罗汉果。二万天人。得法眼净。百千万人。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】
印广弟子乙 言:
“既然你没有成佛,就来这里指点别人的成佛之路,你是想误人子弟吗?谁说成佛须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啊,你看看你自己引用的这个成佛经——说是法时。会中十千菩萨。得无生法忍。八百比丘。得阿罗汉果。二万天人。得法眼净。百千万人。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这不是法会之上当场成佛吗?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提心的意思你应该明白吧,无上正等正觉智慧心,当场具足,这不是成佛是什么?而且明确说是百千万人当场发起了这个心。
你看似引经据典,实则并未理解佛经,而是曲解了佛经的意趣,否则你怎么能不成佛呢,佛经就是教人成佛的,你没有成,只能说明你不懂佛经。懂得人早已成佛了啊。你总不能说佛经不教人成佛吧。甚至你都没有细看一下就复制粘贴而来,现在你回去好好看一下,什么叫做“说是法时”,就是说法的同时,众生就当场成就,哪里有你说的三大阿僧祇劫啊?就是说是法时的事。”
《法华经》中正是因为成佛久远,声闻人闻之则胆怯退缩,故设二乘果证,利益心智狭小之根器。是故,佛陀才开方便门,收三乘佛法入一佛乘。何况无量经中说成佛需经历三大阿僧祇劫。如经云:
【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。世尊。世尊说菩萨断一切过得断诸使。世尊。菩萨断几种过名断诸使。
佛言。观世自在。菩萨断三种过能断诸使。何等为三。所谓皮肤及骨。观世自在。初断皮障离第一过。次断肤障离第二过。次断骨障离第三过。我说一切使尽。是名佛地。应知。
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。世尊。世尊几阿僧祇劫断彼诸过。
佛言。观世自在。三大阿僧祇劫。无量时。无量月。无量半月。无量夜。无量昼日。无量念。无量刹那。无量无睺多。无量罗婆劫。断彼诸过。应知。】
【又佛昔于三大阿僧祇劫中。广以头目手足身之上分。及身血肉妻子奴婢象马车乘妙好衣服坐卧之具金银珠宝。已诸所有乃至王位国城。】
《佛说众许摩诃帝经》 天译经三藏朝散大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卷第五;【太子告言。我于往昔发菩提心。经三大阿僧祇劫。历修万行求无上觉。欲度众生。今此王宫非我所止。】西
《大集经》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卷第五;贤护分嘱累品第十七;【尔时世尊告尊者摩诃迦叶。尊者舍利弗。尊者目揵连。尊者阿难及贤护菩萨。宝德离车子。商主长者。星德长者子。伟德摩纳水天长者等。五百人众并余诸天世人四部众等言。迦叶。我今以是三大阿僧祇劫修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。付嘱汝等。】
【经于无量阿僧祇劫。久修苦行方始成佛。如是示现无数方便。皆为饶益一切众生。
而实菩萨种性诸根发心作证。皆悉同等无超过法。决定皆经三无数劫成正觉故。但随众生世界不同。所见所闻根欲性异。示所修行种种差别。】
印广弟子乙 言:
[你看似引经据典,实则并未理解佛经,而是曲解了佛经的意趣,否则你怎么能不成佛呢,佛经就是教人成佛的,你没有成,只能说明你不懂佛经。懂得人早已成佛了啊。你总不能说佛经不教人成佛吧。甚至你都没有细看一下就复制粘贴而来,现在你回去好好看一下,什么叫做“说是法时”,就是说法的同时,众生就当场成就,哪里有你说的三大阿僧祇劫啊?就是说是法时的事。]
来看看你们都成的什么佛?不过“理佛、名字佛”罢了。“理佛”,大家都是。不需要经过你们所谓的“成”。
(名数)天台观行疏就佛而判六即:
一、理佛,即理即位之佛,于三恶之众生身,无一毫之修善,唯具佛性者。
二、名字佛,即名字即位之佛。宿福之人天,仅闻佛之名字者。
三、观行佛,即观行即位之佛。
四、相似佛,即相似即位之佛,于十信之位,彷佛证佛理而与真解同者。
五、分证佛,即分真即位之佛,由初住至已上等觉,渐次破一品之无明,证一分之中道者。
六、究竟佛,即究竟即位之佛,于妙觉之位,觉道究竟者。理佛即是名字佛,乃至即是究竟佛也。
彼此六佛互相即,故云即。今但就佛而论六即,就实则十界悉具六即。观经疏妙宗钞上曰:“应知六即之义不专在佛,一切假实三乘人天,下至蛣蜣地狱色心,皆须六即辨其初后,所谓理蛣蜣乃至究竟蛣蜣,今释教主故就佛辨。”
印广弟子甲,你和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如同井底之蛙,以为天仅井口大小。虽出井口,睹见天际,死执井口大小之天为天,其余非天。
印广弟子甲,你和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亦复如是,唯执《法华经》为真实,其余佛经法藏非实。名为愚痴。
印广弟子甲 言:[那我问你,如果声闻缘觉不能来受持法华经的话,那和法华会上走掉的五千弟子有什么区别???皆是不闻不知诸佛如来(如来全身藏在法华经里)!!!佛说他们都是增上慢人!非佛弟子!]
《法华经》里离开会场的弟子是不接受三乘皆一佛乘之义理。佛陀涅槃,后世声闻部弟子,虽不闻于《法华经》,若能信受唯一佛乘义者,皆名已受持《法华经》者,如《阿含经》中,佛亦密义演说三乘皆一佛乘之义理。
是故,受持“一佛乘义”者,非增上慢;不信不受“一佛乘义”者,是增上慢;
是故,信《法华经》乃佛藏经典之一部,且信佛藏经典皆一佛乘所摄者,非增上慢;唯信《法华经》为一佛乘,而诽谤其余佛藏经典非一佛乘者,是增上慢;
印广弟子甲,你和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即是增上慢人。
印广弟子甲 言:
[重要的不是什么什么乘,而是不管你是什么乘必须受持法华经!!!法华经是必修课!!!
妙法莲华经方便品
…【舍利弗,若我弟子,自谓阿罗汉、辟支佛者,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,此非佛弟子,非阿罗汉,非辟支佛。又舍利弗,是诸比丘、比丘尼,自谓已得阿罗汉,是最后身究竟涅槃,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。所以者何?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,若不信此法,无有是处;】]
印广弟子甲 言:
[如来全身藏在法华经里,不受持法华经皆可算为不闻不知诸佛如来!!!你还在那里教化菩萨事的话,如来说这种人非佛弟子!!!佛又说受持法华经的人是真佛子!!!佛说到这么严肃了佛这是什么意思?法华经是不是必修课???]
《法华经》之文字、纸张,乃是生灭法,如来如何藏身于中?!
复次,如来身涵括十方三世,如何缩之令入文字、纸张?
若言如来藏身于《法华经》义理之中者,名为邪见。如来身无有出入,何来藏、未藏之说?!
且,义理无生灭,如来以法为身,法者亦无生灭;无生灭法,如何有“藏”等生灭相?
是故,《法华经》者,非文字相;法华义理者,非生灭相,非拘束相,融贯其余无量佛藏经典之中,奈何尔等无明覆心,而欲截断义理,独尊《法华》?!
印广弟子甲 言:
[佛陀在法华经中说,“法华经乃经中之王,是了义法,是月亮,而不是手指月亮的那个手指,唯此一真实无二亦无三。而把其他法说成是方便法”。
佛在法华经可是到处都是要把法华经提到诸经中王的位置!!!这里更是连打十个比喻!!!而你是千方百计要把法华经说成很其他方便法(手指)同等的位置!!!你跟佛对着干是什么意思???你能说说吗???]
印广弟子甲,你和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所谓指天地而证卑怀者,即汝此等言行。
佛陀说法,有略说,有广说。而经王义者,佛陀于余经典中,亦有略说、广说、赞叹为“经王”者,山人前已举证。君等学识微少,浅尝即止。强辩何益?
佛陀出世说法,皆为指明众生心月。汝意云何?意谓此经既是“心月”?!
印广弟子甲 言:
[法华经楞严经已经是把佛法说得彻法彻底了!!!那么多众生听闻法华经当下证果,当下得不退转!!!而你竟然认为法华经仅仅只是在赞叹其余不了义法而已!!!还笑话诽谤听闻法华经能当下证果,当下得不退转的事实!!!
佛要把众生引导到法华经!!!而是你要把众生从法华经引导到不了义法!!!佛要把法华经提到诸经中王的位置!!!你要把法华经降低到和不了义法同等的位置!!!
你能说说你用的是什么心么???]
佛陀开设三乘,教授三乘佛法。大众受持熏修,《法华经》揭露三乘皆是一佛乘之真相,如此则不可持一诽余,也不可受一非余,何以故?此为魔业故。如经云:
佛子!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所摄持。何等为十?所谓:……
于少行生足,魔所摄持;受一非余,魔所摄持;
依了义经者。谓诸大乘方等十二部经中。皆明中道佛性。实相如如之理。若依此教。而修诸波罗蜜。万行功德。则心与中道相应。能见佛性如来藏理。故云依了义经。
以此义观《华严经、般若经、楞伽经、地藏十轮经……》都是了义经。而你都批为不了义,如此行事名为邪见。名为诽谤三宝。
不依不了义经者。所谓声闻所应行。九部中不修中道。佛性如来藏理。若依此教。而修诸波罗蜜。万行功德。则随二边。不见佛性如来藏理。故云不依不了义经也。
《法华经》所述者,声闻乘法藏中虽多属不了义经,但亦是世尊演说,亦堕在一佛乘法中。虽不了义,而众生亦应修学,如此才能在修学般若波罗蜜等其余法中不起邪见诽谤,类似尔等言行。
《法华经》中正是因为成佛久远,声闻人闻之则胆怯退缩,故设二乘果证,利益心智狭小之根器。是故,佛陀才开方便门,收三乘佛法入一佛乘。何况无量经中说成佛需经历三大阿僧祇劫。如经云:
【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。世尊。世尊说菩萨断一切过得断诸使。世尊。菩萨断几种过名断诸使。
佛言。观世自在。菩萨断三种过能断诸使。何等为三。所谓皮肤及骨。观世自在。初断皮障离第一过。次断肤障离第二过。次断骨障离第三过。我说一切使尽。是名佛地。应知。
观世自在菩萨白佛言。世尊。世尊几阿僧祇劫断彼诸过。
佛言。观世自在。三大阿僧祇劫。无量时。无量月。无量半月。无量夜。无量昼日。无量念。无量刹那。无量无睺多。无量罗婆劫。断彼诸过。应知。】
【又佛昔于三大阿僧祇劫中。广以头目手足身之上分。及身血肉妻子奴婢象马车乘妙好衣服坐卧之具金银珠宝。已诸所有乃至王位国城。】
《佛说众许摩诃帝经》 天译经三藏朝散大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卷第五;【太子告言。我于往昔发菩提心。经三大阿僧祇劫。历修万行求无上觉。欲度众生。今此王宫非我所止。】西
《大集经》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卷第五;贤护分嘱累品第十七;【尔时世尊告尊者摩诃迦叶。尊者舍利弗。尊者目揵连。尊者阿难及贤护菩萨。宝德离车子。商主长者。星德长者子。伟德摩纳水天长者等。五百人众并余诸天世人四部众等言。迦叶。我今以是三大阿僧祇劫修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。付嘱汝等。】
【经于无量阿僧祇劫。久修苦行方始成佛。如是示现无数方便。皆为饶益一切众生。
而实菩萨种性诸根发心作证。皆悉同等无超过法。决定皆经三无数劫成正觉故。但随众生世界不同。所见所闻根欲性异。示所修行种种差别。】
印广弟子甲 言:
[佛知道不知道如来灭后,后五百岁,有这样的一场辩论啊???所以佛在最后已经把话说绝了!!!如来灭后,后五百岁,……复见受持法华经者,你出其过恶,不管你觉得你说的是实还是不实!都是你不对!都是你受现世报!!!!!你看看佛他站在哪一边???你站在哪一边???这是佛说!不是我说!你实在不服气,你找佛评理去!佛的全身藏在法华经里!!!]
山人重未诽谤《法华经》义理。尔等之意,难道是要大家都如文革一样,到处贴标语、喊口号而丝毫不入心的表面做作来受持《法华经》??
不如尔等之表面做作之意,就给人家扣上诽谤《法华经》的帽子。
尔等还活在文革中……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于佛法不起高下想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于佛法不起诸分别想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于佛法平等受持,而不取证声闻涅槃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于佛法中不起有所得想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于声闻法藏不起诽谤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于菩萨法藏不起诽谤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于声闻法藏不起高下想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于菩萨法藏不起高下想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于声闻法藏不起有所得想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于菩萨法藏不起有所得想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须经无量劫圆满无量世界微尘数诸佛愿海,始得成就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须经无量劫破除无量世界微尘数有漏业、烦恼种子,始得成就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须经无量劫究竟无量世界微尘数解脱门,始得成就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须经无量劫究竟无量世界微尘数三昧,始得成就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须经无量劫圆满无量世界微尘数陀罗尼门,始得成就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知佛陀所说,皆是一佛乘法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知佛陀所说,皆是一佛乘法,不于其中起高下想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知佛陀始自说法,终于涅槃,平等法施众生一佛乘法,无有吝啬;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知密教邪淫金刚乘,名为愚痴,名为无知乘,非佛所说,名为魔说。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知终无如来怀抱女人,密教诸“佛”怀抱女人名为愚痴,名为无知乘,非佛所说,名为魔说。
山人受持《法华经》义理故,知终无如来具男女习气,变化“金刚女”用做侍者,密教诸“佛”变化“金刚女”做侍者名为愚痴,名为无知乘,非佛所说,名为魔说。
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文革中有分帮立派。佛法中此名边见。佛法中离二边知见,若取、若舍;若高、若下;尔等今者,沉浸高下二边,难以自拔,用佛无高下法,证己邪见,名为愚痴,名为邪见。难道不是吗?
奉劝,印广弟子甲,你和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弘扬《法华经》者,应尊其义理。而非以弘扬《法华经》为幌子,推销一己邪见。
奉劝,印广弟子甲,你和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弘扬《法华经》者,应尊其义理。而非以弘扬《法华经》为幌子,贬谪其余世尊所说经典。
奉劝,印广弟子甲,你和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弘扬《法华经》者,应尊其义理。而非以弘扬《法华经》为幌子,贬谪其余无量大乘经典。
奉劝,印广弟子甲,你和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弘扬《法华经》者,应尊其义理。而非以弘扬《法华经》为幌子,贬谪其余声闻藏。
印广弟子甲 言:
“佛连打十个比喻把妙法莲华经提到诸经中王的位置!!!此经是诸佛屁股底下坐的妙法莲华,其余经最多算长妙法莲华的臭水池!!!妙法莲华是臭水池化的!妙法莲华也是臭水池,臭水池也是妙法莲华!你必须通过妙法莲华经才能把臭水池变为妙法莲华!!!你必须通过如来藏妙真如性把无间地狱变为极乐世界!!!”
印广弟子甲 ,你在这里给本来无所得的“佛陀”,令他有所得--——“必须要坐莲花座”。
印广弟子甲 ,你所知所见太狭隘了。诸佛有摩尼座、天衣座、狮子座、杂宝藏座、金刚座、甄叔迦宝座、楞伽宝座、栴檀座、宝幢座……
印广弟子甲 ,诸佛成佛必坐金刚座。
印广弟子甲 ,《妙法莲华经》只是诸佛无量佛法中一经而已,这是事实。而现见你于无执取、无所住、无取舍,平等一味之一乘佛法中,强起高下邪见,强立执取、强立所住、强立取舍。
印广弟子甲 言:
“学诚法师:今生读诵《法华经》的24个理由 ……
你是不是准备又说学诚法师也邪了???”
请不要拿其他法师当挡箭牌,掩盖自己诽谤世尊一佛乘佛法的事实。
印广弟子甲,你和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如同井底之蛙,以为天仅井口大小。虽出井口,睹见天际,死执井口大小之天为天,其余非天。
印广弟子甲,你和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亦复如是,唯执《法华经》为真实,诽谤其余佛经法藏非实。名为愚痴。
印广弟子甲,你断章取义的手法很卑劣,看看山人的原文:
是故,受持“一佛乘义”者,非增上慢;不信不受“一佛乘义”者,是增上慢;
是故,信《法华经》乃佛藏经典之一部,且信佛藏经典皆一佛乘所摄者,非增上慢;唯信《法华经》为一佛乘,而诽谤其余佛藏经典非一佛乘者,是增上慢;
印广弟子甲 ,你和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即是增上慢人。《请印广师及其追随者回答几个问题 三番》
印广弟子甲 言:“佛明明说受持法华经的是真佛子!!!你说受持法华经的是增上慢人!!!”
佛说受持法华经的是真佛子! 未曾说 你们这类:因受持《法华经》而起增上慢,推销一己邪见者,是真佛子;
佛说受持法华经的是真佛子! 未曾说 你们这类:因受持《法华经》而起增上慢,贬谪其余世尊所说经典者,是真佛子;
佛说受持法华经的是真佛子! 未曾说 你和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因受持《法华经》而起增上慢,贬谪其余世尊所说经典;
佛说受持法华经的是真佛子! 未曾说 你们这类:因受持《法华经》而起增上慢,诽谤无量大乘经典为不了义者,是真佛子;
佛说受持法华经的是真佛子! 未曾说 你们这类:因受持《法华经》而起增上慢,贬谪其余声闻藏者,是真佛子;
印广弟子甲 言:
“佛说法华经在的地方需起塔供养,不复需安设舍利,法华经中已有如来全身!!!”
印广弟子甲,你和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世尊于无量大乘经典中,赞叹经典所在即为有佛。而此类经典,都遭到你们的诽谤。来看看,随举一经如下:
【复次,须菩提!随说是经,乃至四句偈等,当知此处,一切世间天、人、阿修罗,皆应供养,如佛塔庙,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。须菩提!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,若是经典所在之处,则为有佛,若尊重弟子。】
印广弟子甲,你有什么脸面提鸠摩罗什法师?!
印广弟子甲 言:
“佛最后说的诸经之王才是真正的诸经之王,前面说的经王是法华经还没出世的情况下的经王!!!”
印广弟子甲,你看清楚, 【须菩提。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。皆从此经出。】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
你所推崇《法华经》也是“从此经出”。并且世尊及无量诸佛也是由此《般若波罗蜜经》出。而汝等却诽谤之。
印广弟子甲,“诸经之王”非《法华经》独享,
“诸经之王”非《法华经》独享,有《金光明经》
【如是我闻。一时佛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。是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诸佛行处。过诸菩萨所行清净。
是金光明,诸经之王。若有闻者,则能思惟。无上微妙,甚深之义。如是经典,常为四方。四佛世尊,之所护持。】
【尔时世尊。告尊者大伽叶波具寿阿难陀言。我以此经付嘱汝等。汝当受持此经为他广说。大伽叶波言。世尊我当随力于如来无上菩提之法。勤加守护为他宣说。
阿难陀言唯然世尊。我已受持如是法要。于当来世以佛威力。广宣流布令不断绝。
尔时福庄严菩萨摩诃萨。从座而起叉手合掌。白佛言世尊如是之经。如来所说甚深希有。断诸疑网最胜了义难见难悟。是第一义空性相应。以戒念定慧而为庄严。显说解脱寂静无染。是诸智人之所知境。一切诸佛之所称赞。亦是一切诸经之王。】
【须菩提。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。皆从此经出。】
况且,佛陀还要你于佛法中不要起高下见,你都不知道吗?
【尔时世尊。欲重宣此义。而说颂曰。
诸聪睿者慧无边,妙能通达法及义。尊胜文词善圆具,由持如是大经王。常获丰饶法宝藏,恒欣悦意行法施
发生最上胜欢喜,由持如是大经王。多众生闻说法者,证斯广大胜功德
我当云何说是法,如持经者之所获。证获如斯最胜慧,于正法所终无坏
由念发生微妙智,能说无上智依处。勤求善说正法句,最胜众圣所称赞
常闻发起超胜行,由持如是大经王。慧者闻已持深义,于诸文句无妄执
常随理趣而观照,增长妙智量无边。无边妙智无边义,第一义解谅难思
遍游十方广称赞,闻经胜利无穷尽。极善微薄贪嗔痴,获得第一心清净
由闻如是大经王,功德胜利无边际。虽获胜财无放逸,称量财义谁坚固
深达世财非有实,于财无恋趣非家。出诣闲静住中林,于彼惛沈常远离
听闻净法曾无厌,静虑正教无悭吝。请问疑难世导师,闻已为他广开释
由斯增长微妙智,于白净法终无退】
【佛告执金刚菩萨言。善男子汝勿请我说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。何以故我若说者。于后恶世当有众生。不能信受作如是语。此经非是如来所说。亦非赞毁此经。能招善恶二种之业然彼众生为悭贪故。不能恭敬供养是经。于说法师亦不亲近。谤毁是经广兴不信。于现世中造众恶业。未来之世堕地狱中受烧然苦。
善男子如此经王。深可尊重犹如父母。复能灭除诸恶业障。然于五浊恶世。非是说时亦非听时。何以故勿当令彼一切外道及诸有情。堕于地狱饿鬼傍生长受诸苦。然此众生信心阙少。乐着诸欲勤营俗务贩卖诤讼。于此经典必起谤心。此等众生命终之后。堕八大地狱当受极苦。】
【尔时世尊。欲重宣此义。而说偈言。……
华鬘诸伎乐,出诣世尊所。调御知众集,知毕竟心净。当说此经王,有亿经围绕
闻于此胜经,二足尊说时。多亿恒沙众,有不退佛智。终不闻下乘,亦无缘觉乘
慧健诸菩萨,彼佛世界有。二足尊初会,当有恒河沙。功德海不退,菩萨大名称……
说此经王时,大地六种动。华中出菩萨,合掌礼调御
善哉觉丈夫,善说法不断。佛说法我闻,远来此为法】
【尔时世尊告大云密藏菩萨言。……
善男子。善哉善哉。声闻缘觉未曾得闻是一字义。汝今欲令彼得闻故。故发是问。谛听谛听。善思念之。吾今为汝分别解说。有大方等甘露经王。开大宝藏赈给贫穷。】
【尔时世尊应正遍知。知诸大众皆悉已集。将为此等略说斯经功德深重次第之法。为欲调伏诸人天故。复作师子??咳之声。即为时会说未曾有。此经法者去来现在。三世诸佛之所修行。能灭一切诸大苦恼。是故诸佛尊重是法。已行当行今亦修行。是故大士欲求我身。应当尊重真实之法。敬事法者当如敬佛。
所以者何。法不异佛。是人求法应到于此。若天若龙人及非人。能求法者疾舍诸苦。行法除苦佛说最胜。是故菩萨为欲利益一切世间求菩提法。是诸菩萨则为已施一切众生菩提之乐。疾得度于生死大海。当我须臾说此三昧。微妙经王教世间时。一切山河及以大地。皆悉俱时六种震动。】
【尔时薄伽梵告文殊师利菩萨言。……
文殊师利。我涅槃后后五百岁法欲灭时。若有法师受持读习解说书写此心地经众经中王。如是法师与我无异。若有善男子善女人。供养尊重此法师者。即为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。所得福德平等无二。是名真法供养如来如是名为正行供养。
所以者何。是大法师在无佛时。为浊恶世邪见有情。演说甚深心地经王。使离恶见趣菩提道。广宣流布令法久住。如是名为无相好佛。】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嘱累品第十三》
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以及印广弟子甲,诸佛说法为令众生除灭执着,随顺无所住之佛性。而你们却在无所得法中,强立有所得见;
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以及印广弟子甲,诸佛说法为令众生除灭执着,随顺诸法寂灭空。而你们却在不执取法中,强起执着;
印广师、及其追随者,以及印广弟子甲,诸佛说法为令众生除灭执着,随顺圆觉妙心。而你们却在无取舍法中,强起取舍;
于佛法中而造恶业,名为愚痴。
印广弟子甲 言:“你在去看看龙女说她自己成佛有多快再说!!!”
如《妙法莲华经》云:
【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,旷绝无人、怖畏之处。若有多众,欲过此道至珍宝处。有一导师,聪慧明达,善知险道通塞之相,将导众人欲过此难。所将人众中路懈退,白导师言:‘我等疲极,而复怖畏,不能复进;前路犹远,今欲退还。’
导师多诸方便而作是念:‘此等可愍,云何舍大珍宝而欲退还?’作是念已,以方便力,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,化作一城,告众人言:‘汝等勿怖,莫得退还。今此大城,可于中止,随意所作。若入是城,快得安隐。若能前至宝所,亦可得去。’是时疲极之众,心大欢喜,叹未曾有:‘我等今者免斯恶道,快得安隐。’于是众人前入化城,生已度想、生安隐想。尔时导师,知此人众既得止息,无复疲惓。即灭化城,语众人言:‘汝等去来,宝处在近。向者大城,我所化作,为止息耳。’
诸比丘!如来亦复如是,今为汝等作大导师,知诸生死烦恼恶道险难长远,应去应度。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,则不欲见佛,不欲亲近,便作是念:‘佛道长远,久受勤苦乃可得成。’佛知是心怯弱下劣,以方便力,而于中道为止息故,说二涅槃。若众生住于二地,如来尔时即便为说:‘汝等所作未办,汝所住地,近于佛慧,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。但是如来方便之力,于一佛乘分别说三。’如彼导师,为止息故,化作大城。既知息已,而告之言:‘宝处在近,此城非实,我化作耳。’”】
而龙女示现成佛,亦是激励那些畏惧“佛道长远,久受勤苦乃可得成”之众生,不惧久远而自暴自弃而已。汝等自谓熟读《法华经》而竟不知此义,以此妄立邪见,谓“听闻此经即身成佛”者,名为愚痴。
印广弟子甲 言:“相对于法华经入佛知佛见,其余法都是方便法!!!你看学诚法师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!!!
你觉得这也邪了???我看你才是最邪!!!因为你看什么都邪!你心就是个邪心!才看这也邪那也邪!!!”
印广弟子甲,别玩这些断章取义的小把戏了。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说:“方便有多门,归元无二路。”
“方便”不是你诽谤一佛乘法藏的理由。再者,此中以第一义谛为“元”,俗谛为“方便”。
若论俗谛者,一切语言、文字、书籍都是“方便”;一切众生法身本元乃是第一义谛,不生不灭;
以此看来,一切修行、一切佛乘法藏皆是“方便”,如标月指。皆是为令众生开、示、悟、入佛知见,证本来面目之方便。而汝等于指导修行,指示众生本性之一佛乘法藏中强分高下,妄执一经,诽谤其余者,名为邪见。
印广弟子甲,你这文言水平实在不敢恭维……。
【须菩提。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。皆从此经出。】
佛陀说:须菩提,一切三世诸佛都是按照此《般若波罗蜜经》义理修持以后证到的。
须菩提,一切三世诸佛,所证的无上正等正觉之法,都是按照此《般若波罗蜜经》义理修持以后证到的。
《法华经》是佛所说法,自然归在“无上正等正觉之法”之中。印广弟子甲,你看懂了吗?
【善男子。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。名为圆觉。流出一切清净真如、菩提、涅槃、及波罗密。教授菩萨。一切如来。本起因地。皆依圆照清净觉相。永断无明。方成佛道。】
《法华经》也是“圆觉大陀罗尼门”流出。印广弟子甲,你看懂了吗?执着还在吗?